搜索结果

请输入邮票名或志号

搜索到 10 个结果

Image Description

J72 国际残疾人年

1975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残疾人宣言》。1979年12月又通过了关于1981年为“国际残疾人年”的决议和相应的活动计划。“国际残疾人年”的主要精神是:充分参与和平等。设立“国际残疾人年”的目的是保证残疾人的问题能够列入联合国机构日常工作。中国因此专门成立了“国际残疾人年中国组织委员会”,并于1981年4月和7月组织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1979年后,中国邮票题材反映国际文化交流内容日益丰富,尤其关注世界科技文化发生的重大事件,为此还开发了一些独具特色的邮票系列。“国际年”邮票便是一个新开发的系列,《国际残疾人年》邮票是这个系列中的邮票。 1981年11月10日,为了配合国际残疾人年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国际残疾人年》纪念邮票,全套1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11
  • 设计者:张克让 
  • 1981-11-10

Image Description

J77 国际饮水供应和环境卫生十年

联合国第35届大会于1980年11月10日做出决定,从1981年起至1990年止发起一场为期十年的“国际饮水供应和环境卫生”活动,以便向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提供安全饮水和卫生设施,预计这项活动将耗资1400亿美元。 水是人类生活和一切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水占人体重量的70%。虽然地球有3/4被水覆盖,被称为“水的行星”,但其中97%为海水,其余又有很大部分被山川封闭或渗于地下。河川、湖泊的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1.7‰,其中,能为人类利用的就更少了。近二三十年来,随着人口增长,消费水平提高,对水的需求量增大。但是,另一方面,水的污染日益严重。目前,世界总人口中约3/5的人得不到安全卫生的饮水,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安全饮水和卫生设施的问题更为严重。为了改变全球性的饮水和卫生问题,1977年3月在阿根廷召开的联合国水事会议上,提出了开展国际饮水供应和环境卫生十年活动的建议。 本套邮票共1枚,为“清水和儿童”。画面构图是对国际饮水供应和环境卫生十年活动标志的展示。在邮票的右上角保存了此标志:由十个蓝色水珠构成的大水滴及橄榄枝组成的图案。其中蓝色水珠代表洁净卫生的水;十个水珠代表十年计划,十个水珠构成一个大水滴又代表了积少成多,汇流成海;水滴的洒散象征十年活动向全世界所提供的服务;橄榄枝象征人类和平及联合国对十年活动的支持。邮票设计者一方面利用了标志,另一方面又设计了一对双手向上伸展的儿童,代表了人类对安全卫生饮水的渴望。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11
  • 设计者:黄里 
  • 1982-03-01

Image Description

J80 世界粮食日

1979年,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决定,每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要求各国政府届时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借以提高人们对粮食和农业生产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促进粮食、林业、牧业和渔业的全面发展。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这一决定,是在世界人口增长、粮食供求关系尖锐矛盾的形势下做出的。从1960年到1975年,世界人口增加了10亿,增长最多的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粮食增长的速度。 本套邮票共1枚,为“世界粮食日”。主体图案是地球、黄、白、黑三种肤色的人像和麦穗。麦穗居于邮票画面的前景,色呈金黄,造型挺拔,线条有力,两支麦叶左右相扶,形象醒目,很好地突出了“粮食日”这一主题。不同肤色的人像整齐并列,轮廓优美,借鉴了人物剪影的民间工艺形式,使图像生动传神,极具概括力。地球呈扁圆形,线条柔和,与主体图案麦穗形成强烈对比。人像和地球叠置在一起,象征着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民都在重视粮食问题,决心致力于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以改善人类的生活水平。 图案采用了草绿色的背景底色,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主图配合得十分谐调。图案上端为本套邮票的主题文字:“世界粮食日”,左上角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徽志。作者大胆运用色块对比映衬的表现手法,使整个图案设计显得简洁有力,对比强烈,宁静和谐,端庄雅致。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邹建军 
  • 1982-10-16

Image Description

J81 第二次联合国探索及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会议

第二次联合国探索及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会议于1982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会议审查了有关空间技术(包括通讯、遥感、气象、导航、大地测量)发展和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方向及保障发展中国家的未来需要,呼吁采取具体措施,以联合国为媒介增进国际合作,使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援助及利益,促进其本身空间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中国是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成员国,为宣传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特于召开前发行本套纪念邮票。 全套邮票共1枚,为“地球与外层空间”。画面呈“A”形结构,构图均衡稳定,中央为第二次联合国探索及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会议的中英文字样,背景深蓝色象征天空渺渺,宇宙浩瀚;上端的天体与下端的地球相对呼应,揭示外层空间与地球之间的关系,突出了造福人类,探索未来的主题。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11
  • 设计者:吴建坤 
  • 1982-07-25

Image Description

J91 世界通信年

1981年11月1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1983年为世界通信年。通信年主题为“通信建设的发展”,以强调通信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并要求各会员国及有关国际组织采取措施,利用各种形式在1983年积极开展活动,以促进通信事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对世界通信年非常重视,于1982年12月24日在北京成立了世界通信年中国委员会,并发行了这套纪念邮票。 本套邮票共1枚,为“飞天”。图案是两位飞天女神绕地球飞翔,一位手持信件,一位手托卫星,象征着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背景的光环表示电波,象征着安全、畅通的通信事业。右上角是法国人门德设计的世界通信年徽志。图案中回转交错的线条,象征四通八达的公路和纵横交错的电路,表明邮电通信遍布世界各地,通达五洲四海。此外,线条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上绞合成四颗心形图案,表明世界各国人民互通信息,心心相印。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任宇 
  • 1983-04-28

Image Description

J128 国际和平年

1982年11月16日,第3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哥斯达黎 的t议,通过决议而确定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 1986年6月16日,为了宣传国际和平年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国际和平年》纪念邮票,全套1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杨志麟 
  • 1986-06-16

Image Description

J141 国际住房年

1981年12月4日,联合国第36届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原则上采纳了斯里兰卡总理普雷马达萨关于开展国际住房年活动的议。1982年12月20日,联合国第37届大会又通过一项决议,正式宣布1987年为“安置无家可归者年”,即“国际住房年”。联合国举办“国际住房年”活动的宗旨,在于提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集中思考住房问题,并为解决这个问题制定住房建设的总体规划、有关的技术与经济政策和具体措施。在1987年“国际住房年”活动期间,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一方面使各国政府和人民充分认识到解决住房问题对维护社会安定和加速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另一方面也组织贫困者投入住房年活动,促使他们在国家给予帮助的条件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建造住宅,也为社会做出贡献。中国政府积极支持国际住房年活动,为国际住房年提供捐款,并设立了国际住房年中国委员会,开展了广泛多样的活动。 1987年8月20日,为了宣传国际住房年活动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国际住房年》纪念邮票,全套1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陈幼林 
  • 1987-08-20

Image Description

J156 国际志愿人员日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成立于1970年12月,总部设在日内瓦,其最高决策机构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理事会。该组织的宗旨是:提供不计报酬的志愿人员,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主要活动方式是:在联合国系统的技术合作项目中安排志愿人员,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中高级技术人员,向这些国家的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合格的短期志愿服务人员。截至1985年8月底,接受志愿人员的国家达93个,提供联合国志愿人员的国家有85个。同年,第4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86年开始,每年12月5日为“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志愿人员日”,目的是唤起更多人员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事社会发展和经济事业,在整个社会中表彰和发扬不怕艰苦、不计报酬、服务公众的志愿精神。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张磊 
  • 1988-12-05

Image Description

J171 国际扫盲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消灭文盲现象作为其战略任务,一方面组织和动员各方面力量帮助会员国制定扫盲的综合计划,另一方面以人力、财政和技术资助会员国举办扫官培训班,培训扫盲工作人员。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每年的9月8日为国际扫盲日。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加利亚首都素非亚举行的第23届大会上,发出了宣布国际扫盲年的呼吁,以便促进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舆论对扫盲问题的高度关注。1987年5月24~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召开国际扫盲年筹备会议,建议宣布1990年为国际扫盲年。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大会通过决议,宣布1990年为国际扫盲年。 1990年9月8日,正值国际扫盲日,为了宣传扫除文盲的紧迫性和深远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国际扫盲年》纪念邮票,全套1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万维生 
  • 1990-09-08

Image Description

J177 南极条约生效三十周年

1959年12月1日,《南极条约》在美国华盛顿签订,1961年6月23日生效。这个条约由美国于1958年5月3日发起。参加签订条约的有苏联、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挪威、比利时、日本、阿根廷、智利和南非等12个国家和地区。1983年6月8日,中国加入该约。1980年,中国第一次有两位科学家登上了南极洲。 1991年6月23日,根据第十五届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通过的关于发行南极条约生效30周年邮票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南极条约生效三十周年》纪念邮票,全套1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11
  • 设计者:王虎鸣 
  • 1991-06-23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集邮爱好者,与此同时希望提供一些小工具,帮助您更加轻松地管理您的藏品。

联系我们

黄浦区延安东路175号1707室
上海,中国 200001

(+86) 021 6333 7870
(+86) 021 6333 7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