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 8 个结果
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本世纪中,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哥白尼,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他以惊人的天才和勇气揭开了宇宙的秘密,奠定了近代天文学的基础。哥白尼以毕生的精力去进行天文研究,创立了《天体运行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的理论的提出给人类的宇宙观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拉伯雷,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最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之一。他通晓医学、天文、地理、数学、哲学、神学、音乐、植物、建筑、法律、教育等多种学科和希腊文、拉丁文、希伯莱文等多种文字,堪称“人文主义巨人”。主要著作是长篇小说《巨人传》,共分五卷,取材于法国民间传说故事,用夸张手法讴歌了人的伟大,表现了人类的巨大力量,颂扬人性。
马蒂,古巴政治活动家、诗人、作家。他写的大量政论、书信、日记、报道、散文和文学评论,文笔优美、质朴而坦率。他在文学上的影响遍及拉丁美洲和西班牙。作为沟通后期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的桥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孙传哲
-
雕刻者:孔绍惠 唐霖坤
-
1953-12-30
为了反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历史,以及古代科学家的卓越成就,也为了激发现代人赶超世界先进科学水平的信心,1955年8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纪念邮票。
-
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
-
胶雕套印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孙传哲
-
原作:蒋兆和
-
雕刻者:周永麟 唐霖坤
-
1955-08-25
195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又发行一套《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小型张)》,全套4枚。采用纪33《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图案。
-
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无齿
-
设计者:孙传哲
-
原作:蒋兆和
-
雕刻者:周永麟 唐霖坤
-
1956-01-01
为了反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历史,以及古代科学家的卓越成就,也为了激发现代人赶超世界先进科学水平的信心,196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纪念邮票。
邮票全套共八枚,图案分别绘古代科学家蔡伦像、孙思邈像、沈括像、郭守敬像和蔡伦造纸、孙思邈炼药、沈括考察地貌、郭守敬使用浑天仪测量星宿位置的情景。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11
-
设计者:孙传哲
-
1962-12-01
爱因斯坦(1879—1955)是世界近代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符腾堡的乌尔姆镇一个犹太人家庭。14岁后移居瑞士,毕业于瑞士苏黎世大学。曾在苏黎世大学和布拉格大学担任教授。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相对论(狭义相对论)。1916年,爱因斯坦又建立了广义相对论。1921年,获得诺贝尔奖金。1933年,希特勒执政后,被迫迁居美国,在普林斯顿大学继续研究,直到逝世。
1979年3月14日,为了表达中国人民对爱因斯坦这位科学巨人的怀念之情,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纪念爱因斯坦诞辰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全套1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11
-
设计者:李印清
-
1979-03-14
为了反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历史,以及古代科学家的卓越成就,也为了激发现代人赶超世界先进科学水平的信心,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自1955年8月25日开始,发行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系列邮票。1962年12月1日又发行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
1980年1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依据中国画家范曾的原作进行设计,发行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三组)》。
-
北京邮票厂
-
影雕套印
-
齿孔度数:P11.5×11
-
设计者:邓锡清
-
原作:范曾
-
雕刻者:高品璋 孙鸿年 李庆发 阎炳武
-
1980-11-20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极为重视科技工作,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家,他们以坚定的爱国主义,顽强的探索精神,踏实地勤奋工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为民族的科技振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世界和人类的文明史上也占有相当地位。
1988年4月28日,为了表现中国现代科学家的卓越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一组)》纪念邮票,全套4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11.5
-
设计者:邹建军
-
1988-04-28
《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二组)》邮票反映的林巧稚、张钰哲、侯德榜、丁颖4位科学家,在国际上声名遐迩。杨谷昌和刘向平在创作过程中,走访了协和医院、农科院、化工部等单位。所到之处,人们对这些老科学家的崇敬怀念之情溢于言表,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查找、选择照片资料。紫金山天文台把张钰哲现存唯一一张晚年的珍贵照片也寄给他们。设计中,从构图、用色到尺寸、选纸,他们都一起反复讨论过。
1990年10月10日,为了表现中国现代科学家的卓越贡献,继1988年4月28日发行一套《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一组)》纪念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又发行一套《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二组)》纪念邮票,全套4枚。
-
北京邮票厂
-
胶版
-
齿孔度数:P12
-
设计者:刘向平 杨谷昌
-
摄影者:刘立宾
-
199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