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 12 个结果
1954年10月2日,为了展示苏联经济和文化建设的辉煌成果,在北京举办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展出期间,先后有276万人前去参观,受到很大的鼓舞和激励。10月25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伯渠、董必武、彭德怀、彭真、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去参观,并题词:“苏联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光荣成就大大地鼓舞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并且使中国人民得到学习的最好榜样。”1954年11月7日,正值十月革命纪念日,为了祝贺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这套邮票。
-
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刘硕仁
-
雕刻者:孔绍惠
-
1954-11-07
敦煌壁画产生于印度佛教在中国盛传的时代,其内容大多反映佛教生活,可分为佛像画、故事画、传统神话、经变画、佛教史迹画、供养人画和装饰画等七类。敦煌壁画继承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采用线描造型、夸张变形、想象组合、散点透视、装饰构图、以形写神等表现手法,创造了单幅画、组画、连环画、神人结合形象、宗教幻想境界等独具敦煌本土特色的中国佛教画。
1952年7月1日,为了宣传中国灿烂的文化艺术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伟大的祖国——敦煌壁画(第一组)》特种邮票,全套4枚。
-
上海人民印刷厂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2.5
-
设计者:孙传哲
-
雕刻者:孔绍惠
-
1952-07-01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到1952年年底胜利完成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827.2亿元,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比1949年增长77.5%,其中工业总产值为343.3亿元,比历史最高年产值增长22%,比1949年增长144.9%,农业总产值为483.9亿元,比历史最高年产值增长18.5%,比1949年增长48.5%,1952年钢产量为135万吨,煤为6649万吨,粮食为3088亿斤,棉花为2600万担,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1952年10月1日,为了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伟大的祖国(第二组)建设》特种邮票,全套4枚。
-
上海大业印刷公司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孙传哲 夏中汉
-
雕刻者:孔绍惠
-
1952-10-01
敦煌壁画产生于印度佛教在中国盛传的时代,其内容大多反映佛教生活,可分为佛像画、故事画、传统神话、经变画、佛教史迹画、供养人画和装饰画等七类。敦煌壁画继承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采用线描造型、夸张变形、想象组合、散点透视、装饰构图、以形写神等表现手法,创造了单幅画、组画、连环画、神人结合形象、宗教幻想境界等独具敦煌本土特色的中国佛教画。
1953年9月1日,为了宣传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伟大的祖国——敦煌壁画(第三组)》特种邮票,全套4枚。
-
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孙传哲 夏中汉
-
雕刻者:刘国桐 林文艺 李曼曾 吴彭越
-
1953-09-01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数千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科学技术方面做出的发明创造,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1953年12月1日,为了宣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伟大的祖国——古代发明(第四组)》特种邮票,全套4枚。
-
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孙传哲 夏中汉
-
雕刻者:刘国桐 林文艺 李曼曾 吴彭越
-
1953-12-01
文物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图书、雕刻、陶器等。古代文物就是指古代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是研究古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资料。
1954年8月25日,为了宣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伟大的祖国——古代文物(第五组)》特种邮票,全套4枚。
-
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孙传哲 夏中汉
-
雕刻者:高品璋 贾志谦 刘国桐 贾炳昆
-
1954-08-25
东汉的画像砖是嵌在墓壁上代替壁画和石刻的装饰品。东汉砖的图案内容,和当时的其他美术作品一样,表现着战争、狩猎、车骑、宴饮、舞乐等生活场面。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和统治阶级的不同生活,也反映了当时流行的黄老思想、宿命论和厚葬的风俗。技法上一般具有现实性,质朴、写实、生动,尤其是成都一带出土的汉砖,不仅有丰富的生活内容,而且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是研究获得东汉时期文化和生活知识的重要资料。
该套邮票的选题,原设想列入“伟大的祖国”系列邮票中。后因发行计划的变动,使该套邮票成了单独一个系列的特种邮票。
1956年10月1日,为了反映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艺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东汉画像砖》特种邮票,全套4枚。
-
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孙传哲
-
雕刻者:孔绍惠
-
1956-10-01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中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0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000亿元左右。为了实现翻两番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在1980~2000年的20年内,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这几个根本环节,被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一大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为了向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展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决定发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系列邮票,邮票图案选材于国家计委从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几个方面提供的几十个重点建设项目。
1988年9月2日,为了宣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第一组》》特种邮票,全套4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陈晓聪
-
摄影者:康书楷 李毅平 张成就 田湘春 程庆生
-
1988-09-02
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许多大型工程先后竣工。
为了纪念我国社会主义新成就,国家邮政部于1989年8月10日 发行了本套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陈晓聪
-
摄影者:沈家和 乔文涛 李界范 王连甲
-
1989-08-10
198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工程,要求在5年内建成,工程代号为8312工程。1988年10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竣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外型,象一只硕大的羽毛球拍。圆形的球拍是周长240米的储存环,球柄是全长202米的行波直线加速器。2004年4月30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正式结束运行,胜利的结束了15年来的实验任务,光荣退役。
1989年11月1日,邮电部发行了T.145《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特种邮票,陈幼林设计。邮票首发式在高能所新报告厅隆重举行。中科院老院长卢嘉锡、邮电部副部长等有关领导,BEPC顾问、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主任潘诺夫斯基教授等三百多位贵宾出席了大会。我们望着展示出来的整版对撞机邮票,仿佛看到了它随着对撞机的喜讯飞遍了大江南北,飞向了全世界。潘诺夫斯基教授激动地说:邮票首发式在研究所里举办非常好,我回美国建议也这么办。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陈幼林
-
198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