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请输入邮票名或志号

搜索到 17 个结果

Image Description

纪43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双层的铁路、公路两用桥,建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之间。大桥于1955年9月开工,1957年10月15日建成并正式通车。该桥长1670米,上层公路桥宽22.5米,下层铁路桥宽18米,铺设双轨。桥下八墩九孔,每孔长128米,桥墩最高为64米。桥下到最高水位的距离是18米,可通行大型轮船。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把中国南北地区的铁路网和公路网联为一体,对于中国的经济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大桥的建成以后,把武汉三镇连为一体,使南北公路和京广铁路畅通无阻。 1957年10月1日,为展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庆祝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武汉长江大桥》纪念邮票。

  • 中国近代印刷公司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卢天骄 
  • 雕刻者:孔绍惠 菊文俊 
  • 1957-10-01

Image Description

纪55 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

1958年10月,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在北京的苏联展览馆(现名北京展览馆)举行。这次展览会设有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原子能、地质、石油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森林工业、轻工业、纺织工业、建筑工业和铁道、交通、邮电等15个展览馆,用实物和图片,生动地展现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九年时间里,中国工业交通建设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1958年10月1日,为了庆祝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胜利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纪念邮票,全套3枚。

  • 北京人民印刷厂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刘硕仁 
  • 雕刻者:高品璋 孙鸿年 孙经涌 
  • 1958-10-01

Image Description

纪73 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

1958年10月,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在北京的苏联展览馆(现名北京展览馆)举行。这次展览会设有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原子能、地质、石油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森林工业、轻工业、纺织工业、建筑工业和铁道、交通、邮电等15个展览馆,用实物和图片,生动地展现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九年时间里,中国工业交通建设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1958年10月1日,为了庆祝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胜利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纪念邮票,全套3枚。

  • 北京人民印刷厂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刘硕仁 
  • 雕刻者:高品璋 孙鸿年 孙经涌 
  • 1958-10-01

Image Description

纪87 詹天佑诞生一百周年

詹天佑(1861—1919),1861年4月26日出生于广东南海。11岁时被清政府选派出洋留学,1881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及铁路专科。1905年,清政府决定自己修建京张铁路,派詹天佑为总工程师。这是中国历史上由中国人自己主持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1919年4月24日,詹天佑因病去世。 京张铁路是联络华北和内蒙古的交通要道。在修建工程中,詹天佑创造性地运用“折返法”,在青龙桥高坡地段修筑一段“人” 字形线路。1909年9月,京张铁路全线竣工。 值此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上的先驱、铁路专家詹天佑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国邮电部发行了这套纪念邮票,以示缅怀和纪念。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吴建坤 
  • 1961-06-20

Image Description

特8 经济建设

在经济学上,经济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经济建设指国家或集体创立新事业或增加新设施。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振兴和发展经济的措施,至1952年,短短的三年时间,就医治了战争创伤,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钢产量已达135万吨,发电量达到73亿度,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迈出了扎扎实实的第一步。 1954年5月1日,为了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经济建设》特种邮票,全套8枚。

  • 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孙传哲 
  • 雕刻者:李曼曾 吴彭越 宋广增 高振宇 
  • 1954-05-01

Image Description

特14 康藏、青藏公路

康藏公路是连接四川雅安和西藏拉萨的公路。全长2255公里。它贯穿西藏高原东部,自东到西翻过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等14座大山,跨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激流,全线平均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上。筑路工程于1950年春天开始,1954年12月25日全线正式通车。青藏公路从青海西宁到西藏拉萨,全长2100公里。它穿行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经过草原沮测地带、戈壁沙滩,翻过唐古拉山、脱脱山等大山,跨越楚玛尔河、通天河(长江上源)等河流。1954年5月11日开始修筑,1954年12月15日全线通车。 1956年3月30日,为了反映中国西藏公路建设的新面貌,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康藏、青藏公路》特种邮票,全套3枚。

  • 北京人民印刷厂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卢天骄 
  • 原作:傅南棣 
  • 雕刻者:孔绍惠 宋广增 高振宇 
  • 1956-03-30

Image Description

特32 中国制造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

跃进号货轮,是新中国第一艘国产的万吨远洋货轮,由前苏联专家帮助设计,1958年11月27日由大连造船厂按照苏联设计图纸制造。1963年4月30日,跃进号展开首航,1963年5月1日中午首航日本,因触礁沉没在苏岩礁。 由大连造船厂建造,使用当时最新的技术装备。它全长169.9米,载货量1.34万吨,排水量为2.21万吨,能在封冻的区域破冰航行。 “跃进”号自1958年9月开工建造,从船台铺底,到船体建成下水,只用短短58天时间,其船台周期记录是世界的创举,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水平的飞跃。 “跃进”号建成下水后,各大媒体载文欢呼“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下水”,盛赞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这一伟大成就。为了宣传新中国造船业取得的可喜成就,1960年12月15日,邮电部发行特种邮票(编号特32,全套1枚)“中国制造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票面以蓝色为基调,象征新中国蓬勃发展的海洋船舶运输事业,画面为“跃进”号乘风破浪在大海中航行的正面英姿,船头有“跃进”二字。这是北京邮票厂印制的第一套特种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孙传哲 
  • 1960-12-15

Image Description

特34 首都机场

首都机场坐落于北京城东北的顺义县境内,是中国一座规模巨大的、具有现代化技术设备的飞机场,可以在复杂的气候条件下保证各种类型飞机昼夜安全起落。首都机场的中心是一座雄伟的候机大楼。大楼前后宽阔的广场上,栽培着青葱的松柏和各种花卉,并用红绿间杂的芳草铺设成各种图案,再加上周围的果树,环境雅致而清爽。楼北的停机坪可以同时停放十多架飞机,并为迎送贵宾的群众集会准备了各种条件。首都机场有通往全国各主要城市的航线和多条国际航线,是中国民用航空的枢纽。首都机场自1955年开始动工兴建,1958年3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1959年6月20日,正值首都机场正式使用一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首都机场》特种邮票,全套2枚。

  • 北京人民印刷厂
  • 胶雕套印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万维生 
  • 雕刻者:高品璋 孙鸿年 
  • 1959-06-20

Image Description

特42 北京铁路车站

北京铁路车站自1959年1月20日开工兴建,到9月10日竣工,只用了七个月零二十天的时间。北京铁路车站大楼东西长218米,南北宽88米,高43米,建筑面积46700平方米。大楼共分三层。第一层中部是中央大厅,相当于一般10层楼那么高;大厅北部是售票厅和出口厅,东边是行李提取厅,西边有行李托运处和市郊候车室。第二层东西两侧的南部是两个大候车室,面积达3200平方米。全站共有18个大小不同的候车厅、室,可以同时供14000人候车。二层还设有餐厅、电影厅、电视室、游艺室、阅览室等,供旅客候车期间进餐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 1960年8月30日,正值北京铁路车站落成使用一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北京铁路车站》特种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刘硕仁 
  • 1960-08-30

Image Description

特50 中国古代建筑——桥

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桥梁建筑有重要的地位。不论是桥的设计、工艺,还是在建造技术上都有许多独到之处。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1962年05月15日,为了宣传中国人民桥梁建筑的杰出成就,邮电部发行了中国古代建筑——桥 特种邮票一套 4 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刘硕仁 
  • 1962-05-15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集邮爱好者,与此同时希望提供一些小工具,帮助您更加轻松地管理您的藏品。

联系我们

黄浦区延安东路175号1707室
上海,中国 200001

(+86) 021 6333 7870
(+86) 021 6333 7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