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 26 个结果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中国古典长篇历史小说,由元末明初通俗小说家罗贯中创作。晚唐时期,已经流行有关三国的故事。宋代,不仅出现了“说三分”(即说唱三国故事)的艺人,而且舞台上也开始演出根据三国故事创作的戏曲。元代刊行的《三国志平话》,在内容和结构方面,为《三国演义》奠定了基本规模。罗贯中正是在传说故事及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吸收大量的历史材料,经过艰苦精心的艺术劳动,完成了这部著作。
1988年11月25日,为了反映中国古典文学的辉煌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一组)》特种邮票,全套4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陈全胜
-
1988-11-25
1988年1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在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一组)》的同时,还发行了1枚小型张。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一组)》(小型张),图案根据《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描绘了关羽保护着车仗离开曹营后,曹操赶来送别的场面。画面上,关羽身穿绿锦战袍,勒住赤兔马,按定青龙刀,立马桥上,一身凛然之气;曹操引数十骑,飞奔前来,仿佛正要向关羽赠送黄金与锦袍;画面采用泥黄色衬底,四框装饰有浅褐色波涛花纹,既鲜明地烘托了色彩各异的人物和车马,又富有一种深远的历史感。小型张对马匹的刻画十分成功,线条细腻,神态逼真。特别是关羽的赤兔马,引颈长嘶,扬蹄欲驰,那种与主人一样急于回归的情态跃然纸上。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陈全胜
-
1988-11-25
明代施耐庵根据宋元以来广泛流传的有关宋江农民起义的民间故事、话本、戏曲,施耐庵经过数年综合性的再创作和反复修改,写成了这部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水浒传》,成为宋元时代许多农民起义的富有典型性的艺术概括。
1987年3月,在邮票发行局召开的关于“水浒”邮票发行方案的座谈会上,邮政总局刘天瑞局长又提出,“水浒”系列邮票出5组,分5年发行。1987年6月16日,在第五次邮票图稿评审会上,山东美术出版社周峰设计的图稿被选中。为使“水浒”系列邮票在风格上保持一致,决定后几组邮票也由他一人设计完成。《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第一组)》邮票已于1987年12月20日发行。
1989年7月25日,为了反映中国古典文学的宝贵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第二组)》特种邮票,全套4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周峰
-
1989-07-25
1987年10月,在湖北襄阳举行的全国第四届《三国演义》《水浒传》学术讨论会期间,邮票发行局约请到会的10多位专家、学者,对“三国演义”系列邮票选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审议。专家们提出:选题应概括《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具体情节要典型,图案要鲜明。邮票应对三个国家均有所表现,以蜀汉为主,兼顾其他两国。要表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三大战役。题目分别用夜袭乌巢、赤壁庆兵、火烧连营,结局加上三分归晋。拟定发行5组,数年内出齐。1988年11月25日,“三国演义”系列邮票第一组发行。
“三国演义”系列邮票第二组原图稿在有一枚“隆中对”的小型张。设计室以邮电部批准的“三国演义”邮票选题的总体计划第二组没有小型张为由,没同意增加小型张。
1990年12月10日,为了反映中国古典文学的辉煌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二组)》特种邮票,全套4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11
-
设计者:陈全胜
-
1990-12-10
明代施耐庵根据宋元以来广泛流传的有关宋江农民起义的民间故事、话本、戏曲,施耐庵经过数年综合性的再创作和反复修改,写成了这部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水浒传》,成为宋元时代许多农民起义的富有典型性的艺术概括。
1987年3月,在邮票发行局召开的关于“水浒”邮票发行方案的座谈会上,邮政总局刘天瑞局长提出,“水浒”系列邮票出5组,分5年发行。1987年6月16日,在第五次邮票图稿评审会上,山东美术出版社周峰设计的图稿被选中。为使“水浒”系列邮票在风格上保持一致,决定后几组邮票也由他一人设计完成。1987年12月20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第一组)》邮票发行;1989年7月25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第二组)》邮票发行。
1991年11月19日,为了反映中国古典文学的宝贵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第三组)》,全套4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周峰
-
1991-11-19
1991年1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在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第三组)》的同时,还发行了1枚小型张。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第三组)》(小型张),图案根据《水浒传》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描绘了梁山泊好汉劫法场救宋江、戴宗的豪壮场面。梁山好汉有的手紫尖刀,有的挥动眷枪棒,有的抢起扁担,在法场上呐喊着,冲杀着;“黑旋风”李遗手举板斧向监斩官马前砍来,众人簇拥着蔡九知府逃命去了。整个画面刀光剑影,气壮山河,淋滴尽致地表现出了梁山好汉的勇敢精神和英雄气概。小型张采用线装书形式铺底,借用书名《水浒传》作为标题,再有燃烧的“火珠”和汹涌的“海水江牙"相呼应,既点明了梁山水泊和义军的气势,又显得古朴典雅。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周峰
-
199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