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请输入邮票名或志号

搜索到 27 个结果

Image Description

T75 西周青铜器

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全盛时期,青铜器手工业有了明显的发展,不仅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商代,而且还出现了不少食器新产品。 1982年12月25日,为了展示中国古代铜器艺术的辉煌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西周青铜器》特种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雕套印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邵柏林 
  • 雕刻者:姜伟杰 高品璋 孙鸿年 李庆发 阎炳武 赵顺义 呼振源 
  • 1982-12-25

Image Description

T88 秦始皇陵兵马俑

兵马俑,即秦始皇陵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施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又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11.5
  • 设计者:吴建坤 
  • 1983-06-30

Image Description

T88M 秦始皇陵兵马俑(小型张)

秦始皇陵位于今陕西省临潼县城东5公里处。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即位后便开始在骊山营建陵墓。统一中国之后,建陵工程更加扩大,征调劳力达70余万人,前后延续30年,至秦亡国尚未完全竣工。 兵马俑是以陶土烧制的兵马群塑,是秦始皇的随葬物品之一。大小共3000件,1974年初春在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园外城以东1225米处发掘出土。 本套小型张邮票共1枚,为“牵马俑”。图案背景为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主图为人俑和陶马特写。整个画面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结构和谐。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11
  • 设计者:吴建坤 
  • 1983-06-30

Image Description

T89 中国绘画·唐·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传为唐代周昉绘制的一幅粗绢本设色画。画中描写了六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 1984年3月24日,为了反映悠久灿烂的中国绘画艺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中国绘画·唐·簪花仕女图》特种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邵柏林 
  • 原作:唐·周昉 
  • 1984-03-24

Image Description

T89M 中国绘画·唐·簪花仕女图(小型张)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在发行这套邮票的同时,又发行了一枚《中国绘画·唐·簪花仕女图(小型张)》。 图案采用了中国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全卷。画卷描绘了“捉蝶”、“看花”、“漫步”、“戏犬”四个不同的生活场景,塑造了五个盛装的贵族妇女和一个打着团扇的婢女形象。 画面上,有的捕蝶,有的赏花,有的散步,有的戏狗;人物情态各异,如“戏犬”的俏皮、欢愉,“看花”的全神贯注,“散步”的漫不经心,“捉蝶”的小心认真,都很传神。画中的贵妇人虽然表面安详、闲适,但也掩饰不住内心的空虚和无聊。从构图上看,有远有近,有大有小,有动有静,富于变化,不呆板。画面的内容既可以分割成几个独立的片段,展卷通观,又相互照应,有完整节奏。卷轴两端装饰着淡雅花纹,深色边框上布满微黄波纹。画卷下部印有“中国绘画·唐·簪花仕女图”烫金字样,画卷上部正中钤以一方全对称型艺术体“画”字印鉴。既突出了全幅画卷,又使得小型张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邵柏林 
  • 原作:唐·周昉 
  • 1984-03-24

Image Description

T113 中国古代体育

中国体育历史悠久,但“体育”一词,是清朝末年中国留日学生带回的。自那时起,人们就把古人的一些强身健体、练兵习武以及某些养生娱乐活动,统称为中国古代体育。如拉弓射箭是练武的手段;蹴鞠是汉唐的练兵项目,到宋朝才成为娱乐;捶丸和围棋既是娱乐,也有布阵练兵的军事意义以及开发智力、健身养生之实际价值等等。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了体育活动,各个朝代的体育活动均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成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6年12月20日,为了展示中国古代的体育文化,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中国古代体育》特种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11.5
  • 设计者:周京新 
  • 1986-12-20

Image Description

T116 敦煌壁画(第一组)

早期的敦煌壁画,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虽经风化、沙压、地震、烟熏和人为破坏,至今仍保留着历代壁画和塑像洞窟492个,窟内共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15身,唐宋木结构建筑五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敦煌壁画产生于印度佛教在中国盛传的时代,其内容大多反映佛教生活,可分为佛像画、故事画、传统神话、经变画、佛教史迹画、供养人画和装饰画等七类。 1987年5月20日,为了宣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敦煌壁画(第一组)》特种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吴建坤 任宇 
  • 摄影者:祁铎 
  • 1987-05-20

Image Description

T121 中国历代名楼

中国古代建筑——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始建于汉代)、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始建于三国时期)、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始建于唐代) ,既具有历代楼阁的建筑风格,又表现出了便于登临旅游的特点。 1987年10月30日,为了展现中国古代楼阁的建筑风采,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中国历代名楼》特种邮票,全套4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周令钊 
  • 1987-10-30

Image Description

T121M 中国历代名楼(小全张)

1987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除了发行《中国历代名楼》特种邮票外,同日发行1枚小全张。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周令钊 
  • 1987-10-30

Image Description

T122M 曾侯乙编钟(小型张)

曾侯乙编钟是中国战国早期(约公元前433年),周王族姬姓曾国的大型青铜古乐器 ,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1978年春夏,在湖北随县擂鼓墩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出土。全套编钟64件,其中甬钟45件,钮钟19件;另有楚惠王赠给曾侯乙的镈一件。用青铜铸造而成,分三层八组悬挂在钟架上;钟架铜木结构,满饰彩绘花纹。还有六个木槌和两根木棒,用以敲钟和撞钟演奏音乐。整套编钟重2500公斤;其中最大的一件重203.6公斤,高153.4厘米;而最小的一件仅重2.4公厅,高20.2厘米。这套编钟的音乐性能良好,发音宏亮,铿锵悠扬,音色优美,总音域跨越五个八度以上,每件钟可发两个乐音。经研究,曾侯乙编钟的音阶结构与现代国际通用的C大调七声音阶同列,振动频率与现代国际标准相近,可以用来演奏古今中外乐曲。这套编钟上铸刻有铭文2800多个字,记载着许多乐律和音乐术语,说明早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就已经使用十二平均律,比欧洲早一千八百多年。曾侯乙编钟铸造精美,规模宏大,音域宽广,年代久远,既是中国音乐、科学和考占史上的珍贵发现,也是世界音乐史和铸造史上的奇迹。 1987年12月10日,为了展现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枚《曾侯乙编钟》小型张。

  • 中国人民银行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
  • 胶版
  • 齿孔度数:无齿
  • 设计者:邵柏林 
  • 摄影者:胡锤 
  • 雕刻者:孙鸿年 
  • 1987-12-10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集邮爱好者,与此同时希望提供一些小工具,帮助您更加轻松地管理您的藏品。

联系我们

黄浦区延安东路175号1707室
上海,中国 200001

(+86) 021 6333 7870
(+86) 021 6333 7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