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请输入邮票名或志号

搜索到 27 个结果

Image Description

特9 伟大的祖国——古代文物(第五组)

文物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图书、雕刻、陶器等。古代文物就是指古代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是研究古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资料。 1954年8月25日,为了宣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伟大的祖国——古代文物(第五组)》特种邮票,全套4枚。

  • 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孙传哲 夏中汉 
  • 雕刻者:高品璋 贾志谦 刘国桐 贾炳昆 
  • 1954-08-25

Image Description

特21 中国古塔建筑艺术

据统计,中国现存的塔有近万座,其中有一百多座塔的历史,都在七百年至八百年以上。中国古代的建塔工匠,把中国原有的亭台楼阁建筑当中的一些特点,运用到塔的建筑中,创造了各种塔的式样,在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上具有自己的特点。 1958年3月15日,为了介绍中国古塔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中国古塔建筑艺术》特种邮票,全套4枚。

  • 中国近代印刷公司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刘硕仁 
  • 雕刻者:高品璋 宋广增 高振宇 赵亚云 
  • 1958-03-15

Image Description

特31 中央自然博物馆

中央自然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市崇文区天桥大街东侧,是一座浅灰黄色丁字形二层楼房,主体中央的门厅是高大的石柱和圆攒尖顶亭楼。整个建筑具有风格古朴典雅,色调柔和安静的特点。馆内设有植物、动物、古动物、古人类四个陈列室。中央自然博物馆不仅是一个科学研究机构,而且是广大群众参观学习和普及科学知识的地方。中央自然博物馆从1950年开始筹备,1956年动工兴建,1958年落成。1959年1月1日,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馆和动物馆正式开放。 1959年4月1日,为了祝贺中央自然博物馆开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中央自然博物馆》特种邮票,全套2枚。

  • 北京人民印刷厂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吴建坤 
  • 雕刻者:宋广增 张永信 
  • 1959-04-01

Image Description

特36 民族文化宫

民族文化宫坐落在北京长安街西侧,建于1959年9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北京著名的十大建筑之一。它的建立,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中国56个兄弟民族平等、团结、进步、繁荣的象征。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共收藏全国各地少数民族古代、近现代藏品五万余件,藏品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装服饰、民间乐器、钱币印玺、文书封诰、工艺美术、宗教用品等,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另有图片资料60000余幅,图书文献资料2000余册,音像资料500余盘。作为全国各少数民族重要的历史文化遗留物,这些藏品和资料不仅得以科学地收藏和保管,而且为举办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展览、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016年9月,民族文化宫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12日,国家民委公布“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民族文化宫位列其中。

  • 北京人民印刷厂
  • 胶雕套印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万维生 
  • 雕刻者:孙鸿年 
  • 1959-12-10

Image Description

特50 中国古代建筑——桥

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桥梁建筑有重要的地位。不论是桥的设计、工艺,还是在建造技术上都有许多独到之处。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1962年05月15日,为了宣传中国人民桥梁建筑的杰出成就,邮电部发行了中国古代建筑——桥 特种邮票一套 4 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刘硕仁 
  • 1962-05-15

Image Description

特63 殷代铜器

殷代铜器主要指殷(公元前13—前11世纪)遗址和墓葬中发现 的青铜器。为展示我国古代青铜艺术的辉煌成就,邮电部于1964年 8月25日发行特63《殷代铜器》特种邮票一套,共8枚。欣赏这套邮票,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殷代铜器高超的铸造技术、精美的形体设计、繁复的纹饰图案,也可以了解作为历史资料浇铸在铜器四周的铭文。

  • 北京邮票厂
  • 影雕套印
  • 齿孔度数:P11.5×11
  • 设计者:邵柏林 
  • 雕刻者:高品璋 孙鸿年 孔绍惠 唐霖坤 
  • 1964-08-25

Image Description

编66-77 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考古也受到冲击,但考古发掘工作并未间断。后期,一批珍贵文物出土,在文物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吴建坤 
  • 摄影者:吴建坤 
  • 1973-11-20

Image Description

J120 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

1925年10月10日,在故宫的乾清门内举行了“故宫博物院”的开幕典礼。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故宫博物院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并整理展出了大批文物。前三殿、后三宫、养心殿及西六宫是宫廷历史遗迹陈列;斋宫和东六官是青铜器馆、陶瓷馆、明清工艺美术馆;保和殿及三大殿两庑为历代艺术馆;皇极殿为绘画陈列馆;养性殿、乐寿堂、顾和轩是珍宝馆。 1985年10月10日,正值故宫博物院建院60周年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纪念邮票,全套4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邵柏林 
  • 1985-10-10

Image Description

T65 中国古代钱币(第一组)

钱币也称货币。货币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存在的,它是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并因这些历史条件的消失而必然趋于消亡。货币的出现与发展是以财产的私有和商品交换为前提条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 该套邮票图案的选定和设计,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协助。 1981年10月29日,为了反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中国古代钱币(第一组》》特种邮票,全套8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雕套印
  • 齿孔度数:P11.5×11
  • 设计者:卢天骄 
  • 雕刻者:高品璋 孙鸿年 李庆发 阎炳武 赵顺义 呼振源 
  • 1981-10-29

Image Description

T71 中国古代钱币(第二组)

钱币也称货币。货币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存在的,它是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并因这些历史条件的消失而必然趋于消亡。货币的出现与发展是以财产的私有和商品交换为前提条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 该套邮票图案的选定和设计,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协助。 1982年2月12日,为了反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维1981年10月29日发行《中国古代钱币(第一组)》之后,又发行一套《中国古代钱币(第二组)》特种邮票,全套8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雕套印
  • 齿孔度数:P11.5×11
  • 设计者:卢天骄 
  • 雕刻者:姜伟杰 孙鸿年 李庆发 阎炳武 赵顺义 呼振源 
  • 1982-02-12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集邮爱好者,与此同时希望提供一些小工具,帮助您更加轻松地管理您的藏品。

联系我们

黄浦区延安东路175号1707室
上海,中国 200001

(+86) 021 6333 7870
(+86) 021 6333 7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