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 5 个结果
亚洲运动会是亚洲最隆重的体育盛会。亚运会除第一届与第二届相隔三年外,其余都是每四年举办一次。亚运会的宗旨是:发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理想,鼓励和引导亚洲国家的业余体育运动的发展。第一届亚运会原定1949年2月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但由于印度国内原因,延至1951年举行。第十一届亚运会于1990年9月在北京举办。这是在1984年9月28日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代表大会上正式获得批准的。
为纪念亚洲体育盛会,从第一届起,各主办国均发行纪念邮票。中国也不例外,从1988年开始,连续三年发行纪念邮票。
1988年7月20日,为了迎接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一组)》纪念邮票,全套2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11.5
-
设计者:王虎鸣
-
原作:朱清贤 刘忠仁
-
1988-07-20
亚洲运动会是亚洲的体育盛会。第11届亚运会于1990年9月在北京举办。这是在1984年9月28日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代表大会上正式获得批准的。为纪念亚洲体育盛会,从第一届起,各主办国均发行纪念邮票。中国也不例外,从1988年开始,连续三年发行纪念邮票。《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一组)》邮票已于1988年7月20日发行。
第11届亚洲运动会,共使用比赛场馆33座,其中新建场馆19座,利用改建场馆14座。除秦皇岛水上运动场外,其他32座场馆均在北京。自1986年9月第一批新建和改建工程正式奠基动工,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加紧施工,全部工程如期交付使用。
1989年12月15日,为了展示第11届亚洲运动会比赛场馆的雄伟姿态和多样造型,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二组)》纪念邮票,全套4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11.5
-
设计者:张磊 何洁 王茵茵 孙艺
-
1989-12-15
亚洲运动会是亚洲的体育盛会。第11届亚运会于1990年9月在北京举办。这是在1984年9月28日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代表大会上正式获得批准的。为纪念亚洲体育盛会,从第一届起,各主办国均发行纪念邮票。中国也不例外,从1988年开始,连续三年发行纪念邮票。1988年7月20日,《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一组)》邮票发行;1989年12月15日,《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二组)》邮票发行。
1990年9月22日,为了祝贺第11届亚洲运动会胜利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三组)》纪念邮票,全套6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11.5
-
设计者:卢德辉 刘波
-
1990-09-22
1990年9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在发行《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三组)》的同时,还发行了1枚小全张。
《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小全张),图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88年、1989年、1990年发行的三套12枚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邮票设计在一起,组成了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邮品。小全张并没有将三套12枚邮票简单地拼凑在一起,而是根据12枚邮票的内容和颜色,打破原邮票的发行顺序,进行了精心布局。1988年7月20日发行的J.151《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一组)》2枚邮票,被放置在这枚小全张的中央位置。这2枚邮票的图案内容为亚运会会徽和亚运会吉祥物,它们占据画面的中央位置,给人一种直观、突出的感觉,强调了主题。1989年12月15日发行的J.165《(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二组)》4枚邮票,安排在小全张的最下端。这4枚邮票的图案内容是亚运会的四个比赛场馆,这样安排既使图案上的建筑物具有稳定感,也对整个小全张起到了一种沉稳的效果。1990年9月22日发行的J.172《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三组)》6枚邮票,自上而下环绕在会徽和吉祥物周围。这6枚邮票图案内容是经过夸张变形的人体瞬间动作造型,显得刚健有力,突出了运动员的拼搏精神。特别是将第11届亚运会会徽巧妙地设计成徽章形式,安放在小全张的顶部中央,产生了一种突出主题,增强整体效果的点晴作用。底纹采用浅色调,较好地烘托出了多姿多彩的12枚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11.5
-
设计者:姜伟杰 李庆发
-
1990-09-22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国际体育集邮展览”小型张,是为该次邮展募资而发行的,共1枚。小型张邮票主图是亚运会吉祥物熊猫盼盼,邮界俗称“盼盼”张 ,面值10元,内供集邮协会会员集藏。该张发行时未予编定志号。因此这枚小型张也是我国第一枚无编号小型张。
-
北京邮票厂
-
胶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姜伟杰 李庆发
-
1990-09-21